肖凡如
萧散如出生于书香门第,自幼酷爱书法。在南京美术学校学习(1977-1982 年)后,他移居法国,在巴黎美术学院继续深造,并于 1986 年毕业。
在中国,竹子一直是艺术家、诗人和哲学家喜爱的题材。近年来,竹子成为肖范如绘画和雕塑的主题之一。艺术家展现了竹子的质朴、线条的优雅、弯曲而不折断、环绕和保护的能力,同时也揭示了其更为隐秘、形而上学和精神上的含义,这与儒家寻找黄金分割点的传统有关。
其目的是从竹子的动力中汲取灵感,在无限的螺旋运动中前进,与自然和世界和谐共处。根据这些原则,圆圈的形状代表了一条道路("道"),在这条道路上,虚空为内心的共鸣和呼吸的循环提供了可能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,蝉的蜕皮是另一种隐喻,停歇在竹子上的蝉象征着生命、死亡和重生。
正是基于这些哲学基础,肖凡如将与 ColAAb 共同创作的一系列雕塑作品命名为"金色之路", 其中包括 2023 年在 "Private Choice "(Private Choice )上展出的茶几。
"La Voie d'or是一张青铜桌,它将脆弱与坚韧、优雅与厚重结合在一起。它邀请人们通过普通的规范和精确来释放世界的重量"。- 肖凡如
Xiao Fan Ru 曾获马德里 Casa Velázquez 奖(1988 年和 1990 年)。他的作品曾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(1989 年)、里昂 MAC 美术馆(2005 年)、塞努斯基博物馆(2011 年,巴黎)和吉美博物馆(2020 年,巴黎)展出。在中国,上海美术馆(2005 年)和北京荣坤美术馆(2014 年)分别为他出版了专著,苏州博物馆于 2017 年为他举办了回顾展。
介绍摘自 Pascale Le Thorel 为 ColAAb 撰写的文章。